應該不會,價格這個是市場決定的。
小編覺得,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回答這個問題: 純電動汽車相對于傳統燃油車和純電動車相對于插電混動車。
純電動汽車相對于傳統燃油車小編在很多文章中都有分析(感興趣的讀者,可以關注同名頭條號),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之后,在過渡期內,絕大部分車型,大概率會進行降價促銷,從而避免補貼期過后更大的返利損失(單臺至少損失兩千-五千)。在過渡期之后,由于補貼退坡幅度確實很大,部分車型會小幅度上調價格,但不出個月,就會有一波官降潮,畢竟在銷量目標目前, 壓力是很大的,同時,想要拿到補貼的最根本前期就是上牌銷售。
所以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是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政策,倒逼了新能源車型的價格調整。
同時,由于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,大幅提高了技術門檻要求,后續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產品。不論是續航里程還是百公里電耗水平等,都會有一個大的提升,從而提升綜合產品力。
國家也明確規定,地方補貼取消,但會大力扶持充電,等公共充電設施越來越完善之后,也會助推純電動汽車的普及和發展。
不論是終端零售價還是真正的產品力,補貼退坡之后,純電動車相對于燃油車而言,競爭力還是很大的,不管怎樣,新能源綠牌至少一直存在嘛。
純電動汽車相對于插電混動(增程式)從下圖,補貼退坡的力度而言,除了300公里-400公里續航里程的純電動汽車(退坡60%)和250公里以下的純電車型,其實插電混動的退坡力度也是很大的,從原先的2.2萬退坡到了現在的1萬。
所以,相對于插電混動而言,等全新純電產品上市之后,競爭力肯定會越來越強。
小結不論是相對于傳統燃油車還是插電混動(增程式)車輛,補貼退坡之后,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強。
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樓主問題。